根據《山東省教育廳 山東省財政廳關于實施山東省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的意見》(魯教職字〔2017〕6 號)、《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啟動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通知》(魯教職字〔2016〕37號)等文件精神,為推進課程教學改革及“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和翻轉課堂教學法”的應用,發揮優慕課教學平臺作用,加強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、評審和管理工作,我院于2018年上半年開展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,2018年11月 29日上午8:30,徐智立院長任組長、焦光利副院長任副組長的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評審小組,在院辦三樓會議召開評審會議。
本次評審共上交了12門課程,本次評審采用現場講解+提問+網絡評審的方式進行。12位課程負責人主要從課程設計、課程資源、建設條件等方面對課程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。評委就有些問題進行了提問。總體上參評的課程能夠按照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要求,做課程資源,并合理進行課程設計,利用平臺開展混合教學,總體建設情況較好。但資源類型還需進一步豐富,資源數量還需進一步增加。
焦光利副院長對本次上報課程的總體情況進行了評價,并提出了要求:
1、老師們課程建設總體較好,但各系要進一步加強對老師的指導,老師們在匯報過程中,有些細節上存在不足;
2、各系老師要加強職業教育文件的學習,加強優慕課平臺建設的學習,繼續完善課程資源;
3、要加大使用的力度,開展線上+線下混合教學。
徐院長指出:
1、12位老師課程建設的思路比較清晰,在總體教師隊伍比較年輕的情況下,課程整體建設較好。下一步各系要加強教師的培養,加強課程建設,不斷提高我院的教學質量。
2、課程建設各系主任要親自抓,好好研究省里的評審標準,建設資源在緊扣標準的基礎上,有所創新。確定上報的省級課程后,教務處要進一步進行培訓,爭取今年的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多申報
經過2個半小時,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初評工作初步完成,下一步各位評委要登錄優慕課平臺,深入了解課程建設情況,綜合評價、打分,教務處于下周進行匯總,并將結果進行公示。